協會第六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在南京順利召開
2018年9月14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第六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本次會議到會企業共33家,參會人員共計64人。出席會議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有:姜風、王雷、徐東生、蓋爾克、巨小平、趙繼宏、艾小明、李書彬、朱金松、李海濱、王偉慶、吳啟楠、丁威、張斌、金和平、柳建國、王光全、楊百昌、朱勤保、諸永定、楊文勇、朱軍,其他企業派代表參會。本次會議得到了博西家電和A.O.史密斯公司的大力支持。
本次會議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主持。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張崇和會長、工信部消費品司高延敏司長出席并作指導。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到會做了“中美貿易摩擦下的經濟形勢及政策取向”主題報告。
牛犁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從過去的重視速度轉變為重視質量,未來政策層面對于經濟發展的要求是高質量發展。宏觀政策將圍繞防范重大風險、精準扶貧、防治污染三方面展開。放眼世界經濟,當前已擺脫了“薩默斯魔咒”,走出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狀態。針對中美貿易摩擦,牛犁認為這一方面是由于美國近在眼前的中期選舉,另一方面美國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發展的壓力。他同時指出,美國此次貿易摩擦針對的不僅僅是中國,對于這一波貿易摩擦應做好持久戰的準備。針對中國經濟2018年前8個月的走勢,牛犁從電力需求分析說明生產端目前仍然保持穩定,但四季度以及明年工業增速下行壓力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疲軟。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國內制造產業面臨較大壓力,各類成本要素居高不下,企業應該謹慎應對。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將來自于金融領域的流動風險和信用風險、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房地產市場、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區域經濟分化這五個方面。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十九大的順利召開,供給側改革取得的進展以及新技術更加廣泛而深入的應用等等因素,都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和動能。
在隨后的企業交流環節中,與會代表圍繞經濟環境、市場需求、行業走勢等內容展開討論。雖然世界經濟正在逐步回升,但不得不說,在中美貿易摩擦以及中國經濟增速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家電制造業近期明顯感受到了下行壓力,尤其是近期國家稅費改革對“用人大戶”的制造企業增加了不少負擔,不少企業面臨著增速下降、投產放緩的境況。此外,針對貿易摩擦,不少企業都指出,我們不應只看現階段對出口的影響,更應警惕它對全球產業鏈布局的影響。
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季”,各企業代表也談了自己的應對之策,可以歸納總結為如下幾點:1. 理性看待調整期,在市場低迷時做好技術研發和儲備,等待市場好轉時大有可為;2. 進一步增強對核心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投入,把握主動權;3. 抓住渠道變革的機遇,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理順銷售端;4. 發掘消費需求,推出符合細分市場期待的新品;5. 看準消費升級的趨勢,強化盈利高的高端化產品;6. 繼續發展國際化道路。
在現場聽取了企業意見后,工信部消費品司高延敏司長結合他對各消費品行業的多年了解,談了他對未來可能帶來增量的趨勢判斷,包括個性化定制、智能制造類產品、高端產品、高性價比產品、健康休閑類、核心技術類產品、信息服務類。成熟的消費市場是需要培育的,同時也是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的,企業要發散性思維,多借鑒其他行業的優秀做法,加強轉型升級。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張崇和會長表示,他在現場聽取了企業發言后很受啟發,他從以下9方面總結了目前行業發展的特點:1. 從大環境來看,目前家電行業發展遇到了一定困難。2. 家電行業突破現有局面,需要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3. 家電行業有充分信心,靠創新研發,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功能占領新市場。4. 相信我國未來家電行業,將會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平更多內涵豐富、高質量的家電產品。5. 面對全球家電市場低迷,需要行業企業堅持創新創造,不斷為滿足日益提升的消費新需求。6. 家電行業需要不斷提升企業效能,以增強核心競爭力;要更多關注要人效,更多關注銷售服務。7. 困難與機遇并存,家電行業企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跟隨消費升級、緊貼市場需要。8.隨著中美貿易戰逐漸進入白熱化,對家電行業的發展速度影響較大,但不會影響整體發展。其影響不能簡單用數學方法計算,要綜合分析,建立合理機制積極應對。9. 當前,家電行業的變革已到關鍵節點,已由“搶蛋糕”轉向“做蛋糕”,已由被動等待消費者更新換代轉向主動引導更新換代,我國消費者已經開始有能力去消費高端智能家電。最后,張會長指出,行業既要加強行業研判,找到發展短板;又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最終要做到高質量發展,增強應變能力,提升全球競爭力。(張會長講話全文另發)
本次會議上,姜風理事長針對協會本年度的重點工作進行了介紹。此外,會議現場由徐東生副理事長主持通過了常務理事的增補,三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當選為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公司副總裁黃寧杰出任常務理事。